八桂
- 拼音bā guì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八株桂樹。2.廣西的代稱。
網(wǎng)絡解釋
- 八桂
- 八桂,原指桂林市后代指廣西。
- 《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南經(jīng)》:“桂林八樹,在賁隅西。” 晉,曾任丹陽參軍的郭璞注:“八樹而成林,言其大也。 賁隅 ,今廣州市番禺區(qū) ?!?晉孫綽《游天臺山賦》:“八桂森挺以凌霜,五芝含秀而晨敷?!惫糯鞍斯稹贝腹鹆挚ぃ鹆挚ぜ词怯晒饦涠喽妹?。
- 不過,如果我們真正回眸歷史,可以發(fā)現(xiàn)自唐朝靜江府得名桂林后,歷代文人倒是將“八桂”用來詠喻桂林的。南宋晚期,王象之的《輿地紀勝》除將唐宋人士寫有“八桂”的詩文全都記載于靜江府卷下,還在靜江府的(景物)目中記有“八桂”、“八柱”、“八桂堂”條的解釋。《方輿勝覽》是宋代最后一本重要的地理總志,記靜江府“郡名”為“八桂、桂林。”這說明《方輿勝覽》除了認同“桂林”之別稱,又將“八桂”作為靜江府別稱正式寫入地理志中,這表明“咸指”是有社會普遍認同的基礎的,否則著作者不會這樣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