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 拼音míng cháo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1. [tomorrow]〈方〉∶明天

外語翻譯

  • 英語:Ming Dynasty (1368-1644), tomorrow morning, the following morning
  • 德語:Ming-Dynastie (1368–1644 n.Chr.) (S, Gesch)
  • 法語:demain matin, Dynastie Ming

國語詞典

  1. 明天早晨。晉.左思〈嬌女〉詩:「明朝弄梳臺,黛眉類掃跡?!固疲鸥Α创核拮笫 翟姡骸该鞒蟹馐?,試問夜如何?」也作「明旦」、「明曙」。
  2. 明日、隔天。如:「今日相聚,明朝又將各自天涯?!挂沧鳌该鞯埂ⅰ该魇铩?。
  3. 朝代名。(西元1368~1644)朱元璋代元,國號明,十六帝。原都應天府(南京),成祖政變成功后移都順天府(北京),屢受北方蒙古人及東南沿海日寇海盜的騷擾,最后亡于滿清。

網(wǎng)絡解釋

  1. 明朝 (中國歷史朝代)
    1.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tǒng)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2. 元末民不聊生,爆發(fā)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建立西吳。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稱朱明,定都于應天府;1420年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以應天府為陪都。明初歷經(jīng)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國力強盛。中期經(jīng)土木之變由盛轉(zhuǎn)衰,后經(jīng)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歷中興國勢復振,晚明因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導致國力衰退,爆發(fā)農(nóng)民起義。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殉國,明朝覆滅。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隨后清朝擊敗大順、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紹武等諸政權(quán)。1662年永歷帝被殺,南明覆滅。1683年清軍攻占臺灣,奉明正朔的明鄭覆滅。
    3. 明代疆域囊括漢地,明初東北抵日本海、外興安嶺,后縮為遼河流域;北達陰山,后撤至明長城;西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關;西南臨孟加拉灣,后折回約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區(qū)設有羈縻衛(wèi)所,還曾收復安南。
    4. 明代手工業(yè)和商品經(jīng)濟繁榮,出現(xiàn)商業(yè)集鎮(zhèn)和資本主義萌芽,文化藝術呈現(xiàn)世俗化趨勢。據(jù)《明實錄》所載人口峰值為7185萬,但大部分學者認為實際逾億,也有學者指出晚明人口接近兩億。
    5. 明朝是繼漢唐之后的黃金時期。明代,無漢之外戚、唐之藩鎮(zhèn)、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清朝康熙皇帝對明太祖評價為“治隆唐宋”,《明史》評價明成祖為“遠邁漢唐”。
  2. 明朝 (漢語詞語)
    1. 明朝,有兩個讀音:(1)ming zhao,含義是:清晨、明天、以后。
    2. (2)ming chao,含義是:詩文中指代作者所在的朝代(本朝);指大明王朝(1368年-1644年)。

“明朝”單字解釋

:1.明亮(跟“暗”相對):~月。天~。燈火通~。 2.明白;清楚:問~。講~。分~。去向不~。 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說?!??!珳稀!珮屢锥?,暗箭...
:[cháo] 1.朝廷(跟“野”相對):上~。在~黨(執(zhí)政黨)。 2.朝代:唐~。改~換代。 3.指一個君主的統(tǒng)治時期:康熙~。 4.朝見;朝拜:~覲?!?。 5.面對著;向:臉~里。坐東~...

熱門詞語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