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正教
- 拼音dōng zhèng jiào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見〖正教〗。
國語詞典
- 流行于俄國境內(nèi)的希臘正教。西元十一世紀,以拜占庭為首的希臘正教隨著商人傳入俄羅斯后,與民間信仰混合,發(fā)展出具地方特色的宗教信仰,我國習(xí)稱為「東正教」。
- 也稱為「希臘正教」。
網(wǎng)絡(luò)解釋
- 東正教
- 東正教(正教,希臘文字:Ορθδοξο Χριστιανισμ,俄文字:Православное христианство,英文字:Orthodox Christianity),國際通稱“正教會”(英語:Orthodox Church)或“東正教會”(英語:Eastern Orthodox Church),官名“正統(tǒng)大公教會“(希臘語:Ορθδοξη Καθολικ Εκκλησα,俄語:Православная Католическая Церковь,英語:Orthodox Catholic Church),與天主教、新教并稱為基督教三大流派,是基于正統(tǒng)派神學(xué)并強調(diào)自身正統(tǒng)性的宗徒繼承教會。
- 東正教源自希臘文明的救世主信仰根源,因羅馬帝國東部一脈相承的拜占庭帝國、俄羅斯帝國的國家宗教聞名。公元1世紀,希臘裔基督徒的耶路撒冷、安條克、君士坦丁堡(拜占庭)、亞歷山大港、羅馬之五城聯(lián)邦原型誕生。4世紀,君士坦丁堡成為羅馬帝國的國家教會首都。5世紀,因單性論被開除的近東邊緣教會形成東方人派正教會。
- 11世紀東西教會大分裂,形成東羅馬正教會。15世紀,東羅馬帝國因君士坦丁堡戰(zhàn)役敗亡。希臘正教會與俄羅斯正教會為首的東正教會體系確立。截至2014年,全球東正教徒近四億;包括普世牧首共融的二億五千萬不同宗派信徒。原蘇聯(lián)共和國的正教會多由俄羅斯正教會的莫斯科牧首治理,有信徒一億六千萬人,也是梵蒂岡后的基督徒第二大單一政治及文化族群。在中國暫歸入中國基督教,無獨立宗教地位。
“東正教”單字解釋
東:1.方位詞。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太陽升起的一邊:~邊兒?!健!L(fēng)?!恰3恰?。大江~去。 2.主人(古時主位在東,賓位在西):房~。股~。~家。 3.東道:我做~,請你們吃...
教:[jiào] 1.教導(dǎo);教育:管~。請~。受~。因材施~。 2.宗教:佛~。伊斯蘭~。信~。在~。 3.姓。 4.使;令;讓:~他無計可施。~我十分為難。 [jiāo] 把知識或技能傳給人:~唱歌...
正:[zhèng] 1.垂直或符合標(biāo)準方向(跟“歪”相對):~南?!胺健G昂髮Α?。這幅畫掛得不~。 2.位置在中間(跟“側(cè)、偏”相對):~房。~院兒。 3.用于時間,指正在那一點上或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