蜣螂
- 拼音qiāng láng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dung beetle;dung chafer]滾糞成球而在其中產(chǎn)卵,幼蟲在其上取食的一種金龜科甲蟲(如糞金龜)——俗稱“屎殼郎”
外語翻譯
- 英語:dung beetle
- 德語:Mistk"afer (S, Bio)
國語詞典
- 動物名。昆蟲綱鞘翅目金龜子科。背有堅甲,全體黑色,富金屬光澤,常把人畜的糞便推轉(zhuǎn)成丸球,而慢慢食用,并產(chǎn)卵于糞上,孵化的幼蟲也以糞便為食。
- 也稱為「虼螂」、「蛣蜣」、「轉(zhuǎn)丸」、「屎蚵蜋」。
網(wǎng)絡(luò)解釋
- 蜣螂 (動物)
- 蜣螂(qiāng láng,英文Dung Beetle)俗稱屎殼郎(shǐ ké làng),屬鞘翅目金龜子科。體黑色或黑褐色,大中型昆蟲。蜣螂能利用月光偏振現(xiàn)象進(jìn)行定位,以幫助取食。有一定的趨光性。世界上有2萬多種蜣螂,分布在南極洲以外的任何一塊大陸。最著名的蜣螂生活在埃及,有1~2.5厘米長。世界上最大的蜣螂是10厘米長的巨蜣螂。大多數(shù)蜣螂營糞食性,以動物糞便為食,有“自然界清道夫”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