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蠟樹
- 拼音shuǐ là shù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即水?樹。木名。參見水?樹。
國語詞典
- 植物名。木犀科水蠟樹屬,常綠灌木。高可達三公尺,葉為長橢圓形,表面平滑無毛,背面有短毛。五月間開白色小花,結(jié)黑色果實。川湘等省,常就此樹養(yǎng)蠟蟲,以制白蠟。
網(wǎng)絡(luò)解釋
- 水蠟樹
- 落葉或半常綠灌木,高可達3m,樹冠圓球形。樹皮暗黑色。多分枝,成拱形,幼枝有柔毛。紙質(zhì)單葉對生,橢圓形或矩圓狀倒卵形,長2~7cm,先端鈍,有時尖或微凹,上面有短柔毛或無毛,下面沿中脈有明顯柔毛;葉柄長1~4mm,密被短柔毛。圓錐花序頂生,略下垂,長2~3.5cm;花梗及萼片具短柔毛;花白色、芳香,花冠長4~10mm,筒部比裂片長2倍。核果橢圓形,黑色,稍被蠟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