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龍顏碑
- 拼音cuàn lóng yán bēi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南朝宋碑。碑額題《宋故龍驤將軍護鎮(zhèn)蠻校尉寧州刺史邛都縣侯爨使君之碑》,爨道慶撰文,趙次之﹑杜長子等于大明二年(公元458年)立。碑高近丈,碑文記爨龍顏政績。用筆多隸意,書法雄強茂美。清道光年間為阮元發(fā)現(xiàn)而建亭護之,并為之撰跋。今碑在云南省陸良縣,與《爨寶子碑》合稱二爨,為世所重。
國語詞典
- 南朝宋碑刻。碑額題為「宋故龍驤將軍護鎮(zhèn)蠻校尉寧州刺史邛都縣侯爨使君之碑」。孝武帝大明二年(西元458)立,清道光年間,阮元在云南陸涼訪得,始著于世。碑文敘述爨龍顏平定當?shù)厣贁?shù)民族動亂的事跡。其書用筆多隸意,神韻高美,與東晉爨寶子碑并稱為「二爨」。
網(wǎng)絡解釋
- 爨龍顏碑
- 《爨龍顏碑》始建于南朝劉宋孝武帝大明二年(公元458年),距今為一千五百四十一年。與爨寶子碑相比,此碑較大,通高3.38米,上寬1.35米,下寬1.46米,厚0.25米,碑陽正文24行,行45字,共 927字。故稱“大爨”。它是現(xiàn)存晉宋間云南最有價值的碑刻之一。爨龍顏碑現(xiàn)存陸良貞元堡小學。碑文追溯了爨換家族的歷史,記述了爨龍顏的事跡。為后人研究爨換家族及晉南北朝時代的云南歷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