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時食
- 拼音fēi shí shí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佛教戒律。正午以前為時,正午以后為非時,時則食,非時則不得食。但飲蘇油﹑蜜﹑石蜜果汁等。名非時食。
網(wǎng)絡(luò)解釋
- 非時食
- 不應該食的時候食,即過午之食。
“非時食”單字解釋
時:1.時間(對空間而言):~空觀念。 2.時代;時候:古~。唐~。戰(zhàn)~。 3.時間單位。舊指時辰,現(xiàn)指小時,即一日(一個晝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4.指規(guī)定的時間:按~上班。過~作...
非:1.錯誤(跟“是”相對):是~。習~成是。痛改前~。 2.不合于:~法?!Y?!郑╢èn)。 3.不以為然;反對;責備:~難?!h。無可厚~。 4.不是:答~所問。此情此景~筆墨...
食:[shí] 1.吃。特指吃飯:~肉。廢寢忘~。 2.吃的東西:面~。小雞覓~。豐衣足~。 3.供食用或調(diào)味用的:~糖?!}。 4.人所見到的日、月虧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現(xiàn)象: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