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改革
- 拼音wén zì gǎi gé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reform of a writing system]一個國家或民族對于其通用文字的改革,在我國主要指對于漢字的改革(有些少數(shù)民族也有文字改革問題)
網(wǎng)絡(luò)解釋
- 文字改革
- 1954年10月,周恩來總理提議設(shè)立“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作為國務(wù)院直屬機構(gòu)。并指示:拼音方案可以采用拉丁化,但是要能標(biāo)出4聲。1955年10月15日至23日,教育部和文改會聯(lián)合召開了全國文字改革會議。 一九五六年,毛澤東提出:“文字必須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
“文字改革”單字解釋
字:1.文字:漢~。識~?!w。~義。常用~。 2.(~兒)字音:咬~兒?!粓A。他說話~~清楚。 3.字體:篆~。柳~。宋體~。美術(shù)~。 4.書法作品:~畫。一幅~。 5.字眼;詞...
改:1.改變;更改:~口?!!瘬Q代。幾年之間,家鄉(xiāng)完全~了樣子了。 2.修改:~文章。這扇門太大,得往小里~一~。 3.改正:~邪歸正。有錯誤一定要~。 4.姓。...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英~。 2.文章:散~。議論~。 3.文言:半~半白。 4.指文科:~理分科。 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職?!潆p全。 6.柔和;不猛烈:~弱?!?..
革:[gé] 1.去了毛并且加過工的獸皮:皮~。制~。 2.(Gé)姓。 3.改變:~新。變~。 4.開除;撤除(職務(wù)):開~?!殹?[j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