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軍閥
- 拼音běi yáng jūn fá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the Northern Warlords]中國清代末期由袁世凱建立的封建軍閥集團。1916年袁死后,分化為直、皖、奉三系,主要首領先后有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曹錕、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等。各系軍閥爭權奪利,不斷發(fā)生混戰(zhàn)。1926年皖系軍閥段祺瑞下臺,1927年直系被國民革命軍消滅。1928年奉系軍閥政府垮臺,歷時十七年的北洋軍閥從此覆滅
國語詞典
- 甲午戰(zhàn)后,湘淮軍皆潰,清廷別創(chuàng)新軍,命袁世凱于天津附近小站練兵,是為北洋軍的由來。民國六年(西元1917)袁死,分為二派。直系以馮國璋為首,皖系以段祺瑞為首,爭權奪利,戰(zhàn)亂無已,時稱為「北洋軍閥」。
網(wǎng)絡解釋
- 北洋軍閥 (民國軍閥勢力之一)
- 北洋軍閥,民國軍閥勢力之一,由袁世凱掌權后的北洋新軍主要將領組成。袁世凱死后,無人具有足夠能力統(tǒng)領整個北洋軍隊及政權,各領導人以省割據(jù)導致分裂,以軍隊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勢力范圍。在名義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權實際上由不同時期的軍閥所控制,故而在北洋軍閥時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軍閥政府(簡稱北洋政府)的稱呼。歷史上把長江吳淞口以北的軍閥也稱北洋軍閥。
“北洋軍閥”單字解釋
軍:1.軍隊:我~。陸~。解放~。參~。裁~。生產(chǎn)大~。勞動后備~。 2.軍隊的編制單位,下轄若干師:第一~。敵人的兵力估計有兩個~。 3.(Jūn)姓。...
北:[běi] 1.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左手的一邊,與“南”相對:~方?!剑ü艜副睒O星)?!希ü糯员睘樯希笾溉ケ镜匾员钡哪车?,與“南下”相對)?!珮O星(出現(xiàn)在天空北部...
洋:1.盛大;豐富:~溢。 2.地球表面上被水覆蓋的廣大地方,約占地球面積的十分之七,分成四個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指外國;外國的:留~?!??!?。...
閥:1.指在某一方面有支配勢力的人物、家族或集團:軍~。財~。 2.管道或機器中調節(jié)和控制流體的流量、壓力和流動方向的裝置,種類很多,如氣閥、水閥、油閥等。也叫閥門。[英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