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軍

  • 拼音guān dōng jūn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1. 1.指抗日戰(zhàn)爭勝利前,占據(jù)中國東北的日本侵略軍。1905年日俄戰(zhàn)爭后,日軍強占中國原被帝俄租借的關東州(指遼東半島普蘭店至皮口一線以南地區(qū)),并派駐軍隊。1919年在旅順設關東軍司令部。1945年8月被蘇軍和中國人民武裝力量消滅。

國語詞典

  1.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以前,駐屯在我國東北的日本軍隊。西元一九○五年日俄戰(zhàn)爭后,日本在東北設置關東都督府陸軍部,一九一九年稱其駐東北軍隊為「關東軍」。最初用以控制關東州(旅順、大連租借地)以及南滿鐵路。一九三一年發(fā)動九一八事變,侵占東北全境。一九四五年八月,奉日本天皇命令全軍投降后,陸續(xù)遣送回日本。

網(wǎng)絡解釋

  1. 關東軍 (日本關東軍)
    1. 關東軍是日本陸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因侵駐中國東北的金縣、大連地區(qū)的“關東州”而得名。成立于1919年4月12日,解散于1945年8月15日。
    2. 在日本陸軍中,關東軍戰(zhàn)斗力最強,裝備最好,有“皇軍之花”之稱。極盛時,編有31個步兵師團,11個步兵和坦克旅團,1個敢死隊旅團和2個航空軍,共約一百二十萬人。
    3. 從1943年下半年起,為挽回太平洋戰(zhàn)場的頹勢,日本大本營開始陸續(xù)從關東軍抽調兵力和大批作戰(zhàn)物資增援南方島嶼,這些“精銳之師”大部分淪為對美作戰(zhàn)的炮灰。二戰(zhàn)末期,關東軍規(guī)??s減至約七十萬人(其中至少二十五萬人都是當?shù)嘏R時征召的日本僑民),所屬各師團均為1943年以后新成立的師團,武器更是嚴重缺乏,十幾萬人無槍可持。1945年8月,一百五十萬蘇聯(lián)紅軍開始向中國東北進軍,關東軍被擊斃八萬三千人,被俘五十九萬四千人。戰(zhàn)后,余下的關東軍官兵作為俘虜被蘇軍押送到西伯利亞從事強制勞動,一共有六萬多人死在那里。另有數(shù)百名被中共軍隊俘虜?shù)年P東軍戰(zhàn)俘加入解放軍,參加了國共內戰(zhàn)。

“關東軍”單字解釋

:1.方位詞。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太陽升起的一邊:~邊兒。~方。~風?!?。城~。大江~去。 2.主人(古時主位在東,賓位在西):房~。股~?!?。 3.東道:我做~,請你們吃...
:1.使開著的物體合攏:~窗戶。把抽屜~上。 2.使機器等停止運轉;使電氣裝置結束工作狀態(tài):~機。~燈?!娨暋?3.放在里面不使出來:鳥兒~在籠子里。監(jiān)獄是~犯人的。 4.(企...
:1.軍隊:我~。陸~。解放~。參~。裁~。生產(chǎn)大~。勞動后備~。 2.軍隊的編制單位,下轄若干師:第一~。敵人的兵力估計有兩個~。 3.(Jūn)姓。...

熱門詞語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