愆伏

  • 拼音qiān fú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1. 謂陰陽失調(diào)。多指氣候失常。語本《左傳o昭公四年》:“冬無愆陽,夏無伏陰?!?/li>

國語詞典

  1. 愆,愆陽,指冬天過度炙熱。伏,伏陰,指夏天出現(xiàn)寒氣。愆伏指氣候失常,寒暑失調(diào)。
    1. 《書經(jīng).舜典》漢.孔安國.傳:「納舜使大錄萬機之政,陰陽和,風雨時,各以其節(jié),不有迷錯愆伏,明舜之德合于天?!?/li>
    2. 宋.秦觀〈喜雨得城字〉詩:「一氣或錯繆,愆伏相寇兵?!?/li>

網(wǎng)絡(luò)解釋

  1. 愆伏
    1. 愆伏多指氣候失常。

“愆伏”單字解釋

:1.身體向前靠在物體上;趴:~案?!谧雷由?。 2.低下去:起~。此起彼~。 3.隱藏:潛~?!珦簟儭钩?。 4.初伏、中伏、末伏的統(tǒng)稱;伏天:入~。初~。三~天。每~十天。...
:1.罪過;過失:以贖前~。 2.錯過;耽誤:~期。...

熱門詞語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