駢體文

  • 拼音pián tǐ wén 
  • 注音ㄆㄧㄢˊ ㄊㄧˇ ㄨㄣˊ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1. 1.見駢體。

國語詞典

  1. 文體名。講究句式、對偶,辭藻華麗,聲律和諧及多用典故。其文體醞釀于東漢,盛行于南北朝。因其字句皆成對偶,故稱為「駢體文」。相對于散文而言。
    1. 簡稱為「駢文」。

“駢體文”單字解釋

:[tǐ] 1.人、動物的全身:身~?!亍!珳??!|(zhì)?!鳎ㄡt(y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fā)現(xiàn)的異常變化)?!??!??!牵w格和精力)?!??!珶o完膚。 2.身體的一部分:四~。五~投...
: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英~。 2.文章:散~。議論~。 3.文言:半~半白。 4.指文科:~理分科。 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職。~武雙全。 6.柔和;不猛烈:~弱?!?..
:1.并列的;對偶的:~句?!纾绨ぶ?,形容人多)。 2.姓。...

熱門詞語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