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制
- 拼音gōng jǐ zhì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supply on a maintence basis;free supply system]按大致相同的標準分配生活資料的制度
網絡解釋
- 供給制
- 供給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對部分工作人員實行的免費供給生活必需品的一種分配制度。供給范圍包括個人的衣、食(分大、中、小灶)、住、行、學習等必需用品和一些零用津貼,還包括在革命隊伍中結婚所生育的子女的生活費、保育費等。
- 供給制是一種平均分配的形式,帶有戰(zhàn)時共產主義分配制度的性質,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1950~1954年,約有10%的職工(主要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行供給制。1952年對實行供給制的人員統(tǒng)一增加津貼,津貼標準按工作職務確定,從而擴大了分配上的差距。1954年改行供給標準稍高的包干制,即由國家發(fā)給一定數量的實物和貨幣,由領取者自由支配使用。1955年,取消供給制和包干制,全部實行工資制度。
“供給制”單字解釋
供:[gòng] 1.把祭品陳列在祖先、神佛的像或牌位前以示敬奉:案上~著水果。 2.舊時祭祖先或求神拜佛用的祭品:上~。 3.受審者口述案情。也指敘述案情的話或文字:~認??凇?[gōn...
制:1.制造:~版。~革?!珗D。煉~??p~。這塊獎牌是用銅~成的。 2.擬訂;規(guī)定:~定。因地~宜。 3.用強力約束;限定;管束:壓~。限~。管~。節(jié)~。~伏。 4.制度:全民所有...
給:[gěi] 1.交付,送與:~以。送~。獻~。 2.把動作或態(tài)度加到對方:~他一頓批評。 3.替,為:~大家?guī)兔Α?4.被,表示遭受:房子~火燒掉了。 5.把,將:請你隨手~門送上。 [j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