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詔
- 拼音liù zhào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唐代位于今云南及四川西南的烏蠻六個部落的總稱,即蒙雋詔﹑越析詔﹑浪穹詔﹑邆睒詔﹑施浪詔﹑蒙舍詔。詔義為王或首領。其帥有六,因號六詔。唐開元二十六年后,蒙舍詔并吞其他五部,因其在五部南(今巍山縣南境),史稱南詔。其地在今云南及四川西部。唐元稹《蠻子朝》詩:西南六詔有遺種,僻在荒陬路尋壅。后用以稱云南。
國語詞典
- 詔,蠻夷的王或首領。六詔指唐代西南夷六個部落的總稱。在今四川及云南二省交界地,即蒙巂、越析、浪容、邆睒、施浪、蒙舍(蒙舍處最南,也稱為「南詔」)。
- 唐.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蠻子朝〉:「西南六詔有遺種,僻在荒陬路尋壅?!?/li>
- 宋.陸游〈晚登橫溪閣〉詩:「瘴霧不開連六詔,俚歌相答帶三巴?!?/li>
網(wǎng)絡解釋
- 六詔
- 唐初,分布在洱海地區(qū)的眾多少數(shù)民族部落經(jīng)過相互兼并,最后形成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六個大的部落,稱為「六詔」。其中,蒙巂詔在今巍山縣北及漾鼻縣地,越析詔在今賓川縣地,浪穹詔在今洱源縣地,邆賧詔在今洱源縣鄧川,施浪詔在今洱源青索,蒙舍詔在今巍山縣地。因其位于諸詔之南,蒙舍詔又稱「南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