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塞
- 拼音máo sè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閑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茅塞,謂為茅草所堵塞。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十》:睨溫泉之峽,當(dāng)在其南,中亦有峽南下,第茅塞無徑,遂隨道西北上。后人用《孟子》語意以比喻思路閉塞,或愚昧無知;且多作為自謙之詞。
國語詞典
- 茅草塞山徑。語出《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后比喻知識未開,思路不通。《西游記.第三六回》:「長老聞得,亦開茅塞。正是理明一竅通千竅,說破無生即是仙?!?/li>
網(wǎng)絡(luò)解釋
- 茅塞
- 這“頓開茅塞”作為一個相關(guān)成語,其語源正出于孟子這里,沒有“茅塞”,談何“頓開”呢? 諸葛亮開劉備之茅塞,孟子開高子之茅塞,假如你我的心被 茅草塞住,又請誰來“頓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