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田制
- 拼音tún tián zhì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中國古代利用農(nóng)民、士兵或商人開墾荒廢土地,解決軍糧、稅糧的制度。始于西漢邊塞屯田,三國時曹操實行較完備的屯田制度,收效極大,唐以后各代對屯田稱呼不一,元、明、清各代仍稱屯田,明代屯田區(qū)域最廣,清代時屯田漸成民田,軍屯亦廢。
國語詞典
- 漢代以來,政府利用軍隊或農(nóng)民墾種土地,征取收成做為軍餉的制度,稱為「屯田制」。分軍屯、民屯、商屯。
- 《明史.卷七七.食貨志一》:「屯田之制。曰軍屯,曰民屯。太祖初,立民兵萬戶府,寓兵于農(nóng),其法最善?!?/li>
網(wǎng)絡(luò)解釋
- 屯田制
- 屯田制是漢以后歷代政府為取得軍隊給養(yǎng)或稅糧,利用士兵和無地農(nóng)民墾種荒地的制度。有軍屯、民屯和商屯三種。屯田始于漢武帝時西域屯田,為軍屯。建安元年 (公元196年) 曹操采納棗祗、韓浩的建議,在許昌招募農(nóng)民屯田,當年得谷百萬斛。后推廣到各州郡,由典農(nóng)官募民耕種,為民屯。屯田之民免服兵役和徭役,稱“屯田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