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
- 拼音chuān xiōng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也稱“芎”。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根狀莖黃褐色。羽狀復葉?;ò咨?。產于中國四川、云南等地。根狀莖可入藥,能活血、調經、止痛,治感冒風寒。
外語翻譯
- 英語:chuanxiong rhizome
- 法語:rhizome de Chuanxiong
國語詞典
- 芎的別名。參見「芎」條。
網絡解釋
- 川芎
- 川芎(學名: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栽培植物,主產于四川(灌縣),在云南、貴州、廣西等地,生長于溫和的氣候環(huán)境。是一種中藥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川芎辛溫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達巔頂;又入血分,下行可達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廣泛,適宜瘀血阻滯各種病癥;祛風止痛,效用甚佳,可治頭風頭痛、風濕痹痛等癥。昔人謂川芎為血中之氣藥,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達、止痛等功能。
- (概述圖參考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