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狀
- 拼音duì zhuàng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謂臣子向皇帝陳述事狀。
國語詞典
- 對答事狀,陳述案情。
- 《史記.卷一○一.袁盎傳》:「人有告袁盎者,袁盎恐,夜見竇嬰,為言吳所以反者,愿至上前口對狀?!?/li>
- 《漢書.卷六八.霍光傳》:「惲召見對狀,后章上書以聞?!?/li>
- 訴訟者的供詞。用以對核與訴狀中所陳各詞有無出入者,稱為「對狀」。
網(wǎng)絡(luò)解釋
- 對狀
- 臣聞蕭生縊死,困于石顯;賈子放外,讒在絳、灌,白起賜劍于杜郵,晁錯致誅于東市,伍員絕命于吳都,斯數(shù)子者,或妒其前,或害其后。臣垂齠執(zhí)簡,累勤取官,職在機近,人事所竄,屬臣以私,無勢不絕,語臣以冤,無細不理。人情淫利,為法所禁。法禁于利,勢能害之。青蠅橫生,為臣所謗,謗臣之人,勢不在他。昔王叔、陳生爭正王廷。宣子平理,命舉其契,是非有宜,曲直有所,《春秋》嘉焉。是以書之。臣不言此,無有時、人。說臣此言,必有徵要。乞蒙宣子之辨,而求王叔之對。若臣以曲聞,即刑之日,方之安駟之贈;賜劍之來,比之重賞之惠。謹(jǐn)以狀對。(《魏志·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