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解釋
- 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思想和生活態(tài)度。亦專指一種倫理學說,認為個人利益高于一切,把個人幸福作為一切行動的規(guī)范。
國語詞典
- 以自己的利益幸福,做為人生行為目的和道德標準的主義,倡于英人霍布斯及德人尼采等。
- 也稱為「愛己主義」。
網(wǎng)絡(luò)解釋
- 利己主義
- 利己主義,是指只顧自己利益而不顧別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思想。利己主義是指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把個人利益看作高于一切的生活態(tài)度和行為準則。其特征是:從極端自私的個人目的出發(fā),不擇手段地追逐名利、地位和享受。追逐個人名利,歷來是一切利己主義者的人生目的。
“利己主義”單字解釋
主:1.權(quán)力或財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腦:~人。物~。失~(失掉財物的人)。當家作~。 2.舊時臣子稱君王,下級稱上級,仆人稱家主:君~?!稀?3.對事物的意見或認為應(yīng)當如何處...
義: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義:道~。大~滅親?!蝗蒉o。 2.合乎正義或公益的:~舉?!?。 3.情誼:情~。忘恩負~。 4.因撫養(yǎng)或拜認而成為親屬的:~父?!?。 5.人工制造的(人...
利:1.鋒利;銳利(跟“鈍”相對):~刃?!?。 2.順利;便利:不~。成敗~鈍。 3.利益(跟“害、弊”相對):~弊。有~。興~除害。 4.利潤或利息:暴~。薄~多銷。本~兩清。...
己:1.自己:知~知彼。舍~為人。嚴于律~。 2.天干的第六位。見〖干支〗。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