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鼓
- 拼音tài píng gǔ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打擊樂器。舞蹈時用。在一個帶長柄的鐵圈上蒙以羊皮或驢皮,飾以彩畫,柄上綴十余小鐵環(huán),用細長鼓槌敲擊,即發(fā)出咚咚錚錚的聲響。參閱清·王夫之《雜物贊》、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o太平鼓》。
- 民間舞蹈。表演時一邊擊太平鼓,一邊舞蹈或演唱。按唐·張祜《周員外出雙舞柘枝妓》詩云:“畫鼓拖環(huán)錦臂攘,小娥雙換舞衣裳。”是唐時已有此類舞蹈。
國語詞典
- 樂器名。以鐵為腔,徑四、五尺,蒙以皮紙,下有柄,串鐵環(huán),振動有聲。舊時常用于春節(jié)時,或祭祀、跳神等活動。唐代已有,宋代稱為「打斷」。
- 流行于北平、東北、陜西、寧夏等地的舞蹈。各地跳法不同,表演者左手持鼓,右手握鼓鞭,一面擊太平鼓,一面舞蹈或演唱。政和初曾被禁止,民間改名為「太平鼓」。
- 也稱為「單鼓」、「羊皮鼓」。
網(wǎng)絡解釋
- 太平鼓
- 太平鼓也叫“單鼓”、“羊皮鼓”。曲藝曲種。流行在東北農(nóng)村和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東部。滿族、漢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表演者均為男性。演員手執(zhí)用鐵條做成的直徑約尺許、鼓面蒙以驢皮的圓形單鼓,以竹制鼓鍵擊鼓,載歌載舞。有對唱和群唱等形式。唱詞有“內(nèi)路鼓”和“外路鼓”之分:前者為必唱之詞,后者有可增減的輔助唱詞,內(nèi)容多為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在舊社會,有時被用于祭祀、跳神等迷信活動。解放后,經(jīng)過革新,用以表現(xiàn)人民歡快喜悅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