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閣體
- 拼音tái gé tǐ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明初上層官僚間形成的一種文風。其代表作家楊士奇、楊榮、楊溥等三人,同入臺閣輔政,為文講究雍容典雅,但內(nèi)容則多粉飾太平,頌揚統(tǒng)治階級功德。一時競相崇尚,稱之為“臺閣體”。
- 一種楷書字體名。要求寫得烏黑、方正、光潔,大小一律。盛行于明·清時代。又稱館閣體。
網(wǎng)絡(luò)解釋
- 臺閣體 (明代文學創(chuàng)作風格)
- 臺閣體是指明朝永樂至成化年間,文壇上出現(xiàn)一種所謂“臺閣體”詩。臺閣主要指當時的內(nèi)閣與翰林院,又稱為“館閣”。臺閣體是指以當時館閣文臣楊士奇、楊榮、楊溥等(號稱“三楊”)為代表的一種文學創(chuàng)作風格。楊士奇(1365-1444年),名寓,字士奇,泰和(今江西泰和縣)人,官至華蓋殿大學士。楊榮(1371-1440年),字勉仁,建安(今屬福建)人,官至文淵閣大學士。楊溥(1372-1446年),字弘濟,石首人,官至武英殿大學士。:“三楊”都是當時的臺閣重臣,故他們的詩文有“臺閣體”之稱。臺閣體詩文內(nèi)容大多比較貧乏,多為應制,題贈,應酬而作,題材常是“頌圣德,歌太平”,藝術(shù)上追求平正典雅。
“臺閣體”單字解釋
體:[tǐ] 1.人、動物的全身:身~?!??!珳亍!|(zhì)。~征(醫(y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fā)現(xiàn)的異常變化)?!??!病!牵w格和精力)?!??!珶o完膚。 2.身體的一部分:四~。五~投...
臺:[tái] 1.平而高的建筑物,便于在上面遠望:瞭望~。塔~。亭~樓閣。 2.公共場所室內(nèi)外高出地面便于講話或表演的設(shè)備(用磚砌或用木料制成):講~。舞~。主席~。 3.某些做座子...
閣:1.舊時樓房的一種,一般兩層,周圍開窗,多建于高處,可憑高遠望。 2.女子臥室的舊稱:閨~。出~(出嫁)。 3.指內(nèi)閣:組~?!珕T。 4.存放東西的架子:束之高~。 5.“閤”,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