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語
- 拼音wú yǔ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泛指吳地方言。
國語詞典
- 分布于江蘇南部及浙江大部分的語言。其語音特點為:入聲字喉塞音韻尾取消,古濁塞音必須清化,舌面音與卷舌音要注意分辨。
網(wǎng)絡解釋
- 吳語 (中國吳越地區(qū)語言文化)
- 吳語,又稱江東話、江南話、江浙話、吳越語。周朝至今有三千多年悠久歷史,底蘊深厚。在中國分布于今浙江、江蘇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東北部、福建北一角,使用人口九千多萬。吳語是漢藏語系漢語語族的一支語言,中國七大方言集合之一。
- 現(xiàn)代吳語比官話具有更多古音因素,語音與《切韻》《廣韻》等古代韻書高度吻合。吳語繼承唐宋三十六字母框架體系,以保留全部濁音為最主要特征,聲母分為全清、次清、全濁、次濁四類,部分地區(qū)保留尖團音分化。吳語具有仄音之一的入聲韻。吳語保留平仄聲律,繼承中古漢語整齊四聲八調(diào),平上去入四聲因聲母清濁對立而各分陰陽。
- 吳語有數(shù)萬個特有詞匯和諸多特征本字,是江南人思維方式、生活情調(diào)、文化涵養(yǎng)、社會生產(chǎn)、風俗民情、語言習慣的生動體現(xiàn)。吳語保留較多古漢語用字用語,文化價值高。吳語語法結(jié)構和普通話差別大。吳語分為太湖、臺州、金衢、上麗、甌江、宣州六片語片,北部吳語為最大語片。
- 吳語扎根于吳、越故地,與吳越文化血脈相連,人文歷史源遠流長?!爸v誦多吳語,勾提學佐書”,“詩成作吳詠,及此醉初醒”,吳語為江南本土古老語言,見證詩畫江南語言文化。吳語是吳越人的母語,是吳越人“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的文化屬性和鄉(xiāng)情沉淀。吳語區(qū)歷史上長期是中國經(jīng)濟文化核心地區(qū),今一百余城構成以上海為首的吳語城市群和江南文化圈。吳語還是吳歌吳歈、越吟越劇、蘇白評彈等傳統(tǒng)曲藝的載體。吳語也為歷代文人所吟詠,“醉里吳音相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