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宰相

  • 拼音shān zhōng zǎi xiàng
  • 注音ㄕㄢ ㄓㄨㄙ ㄗㄞˇ ㄒㄧㄤˋ
  • 成語解釋南朝梁時陶弘景,隱居茅山,屢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請教國家大事,人們稱他為“山中宰相”。比喻隱居的高賢。
  • 成語出處《南史·陶弘景傳》:“國家每有吉兇征討大事,無不前以咨詢。月中常有數信,時人謂為山中宰相?!?/li>
  •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 成語例子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24回:“在家豐衣足食,肥馬輕裘,紫蟹黃雞,山肴海味,稱不得是個山中宰相!”
  •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1. 南朝梁時陶弘景,隱居茅山,屢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請教國家大事,人們稱他為“山中宰相”。比喻隱居的高賢。

國語詞典

  1. 南朝梁陶弘景隱居句曲山,朝廷禮聘不出,武帝遇有國家大事,經常前往咨詢請教,時人稱之為「山中宰相」。典出《南史.卷七六.隱逸傳下.陶弘景傳》。后亦以山中宰相稱空有宰相之才而不為當世所用的人。
    1. 《宋史.卷四五八.隱逸傳中.鄧考甫傳》:「予自謂山中宰相,虛有其才也;自謂文昌先生,虛有其詞也。不得大用于盛世,亦無憾焉,蓋有天命爾。」

網絡解釋

  1. 山中宰相
    1. 山中宰相,讀音shān zhōng zǎi xiàng,漢語成語,南朝梁時陶弘景,隱居茅山,屢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請教國家大事,人們稱他為“山中宰相”。比喻隱居的高賢。出自《南史·陶弘景傳》。

“山中宰相”單字解釋

:[zhōng] 1.方位詞。跟四周的距離相等;中心:~央。華~。居~。 2.指中國:~文。古今~外。 3.方位詞。范圍內;內部:家~。水~。山~。心~。隊伍~。 4.位置在兩端之間的:~指...
:1.主管;主持:主~。 2.古代官名:縣~。邑~。 3.姓。 4.殺(牲畜、家禽等):屠~。殺豬~羊。 5.比喻向買東西或接受服務的人索取高價:挨~。~人。...
: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 2.像山的東西:冰~。 3.蠶蔟:蠶上~了。 4.山墻:房~。...
:[xiāng] 1.互相:~像。~識?!嗵h。不~上下。 2.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動作:實不~瞞。好言~勸。 3.姓。 4.親自觀看(是不是合心意):~親?!?。 [xiàng] 1.相貌;外貌:長~。...

熱門成語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