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無所辭
- 拼音yì wú suǒ cí
- 成語解釋就道理上講不應該推辭。
- 成語出處宋.王安石《上曾參政書》:“害有至于死而不敢避者,義無所避之也;勞有至于病而不敢辭者,義無所辭之也?!?/li>
- 成語例子既是他兒子遠來投奔,老弟也是義無所辭的。 ▼清.陳森《品花寶鑒》第二回
- 成語結構成語
- 近義詞
- 反義詞
“義無所辭”單字解釋
義: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義:道~。大~滅親?!蝗蒉o。 2.合乎正義或公益的:~舉?!荨?3.情誼:情~。忘恩負~。 4.因撫養(yǎng)或拜認而成為親屬的:~父?!?。 5.人工制造的(人...
所:1.處所:場~。住~。各得其~。 2.明代駐兵的地點,大的叫千戶所,小的叫百戶所(后來只用于地名):海陽~(在山東)。前~(在浙江)。后~(在山西)。沙后~(在遼寧)。...
無:[wú] 1.沒有(跟“有”相對):從~到有?!a(chǎn)階級。有則改之,~則加勉。 2.不:~論?!?。 3.不論:事~大小,都有人負責。 4.同“毋”。 5.姓。 [mó] 見【南無】。...
辭:1.中國古代的一種文學體裁。 2.言語文詞:~令。修~。 3.告別:~行。 4.不接受;請求離去:~謝。~職。 5.解雇:~退。他被老板~了。 6.躲避;推托:萬死不~。不~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