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令不一
- 拼音zhèng lìng bù yī
- 注音ㄓㄥˋ ㄌㄧㄥˋ ㄅㄨˋ ㄧ
- 成語解釋發(fā)出的命令不統(tǒng)一。形容軍務或政務混亂。
- 成語出處《左傳 昭公二十三年》:“帥賤多寵,政令不壹?!薄度龂?魏志 武帝紀 》:“吾知紹之為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為吾奉也。”
-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時局等
- 成語例子〖示例〗時政令不一,諸蠻怨望,并謀背叛。 ★《晉書 應詹傳》
-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發(fā)出的命令不統(tǒng)一。形容軍務或政務混亂。
國語詞典
- 政府所發(fā)布的命令不統(tǒng)一,形容政務混亂。
- 《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吾知紹之為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為吾奉也?!?/li>
- 《晉書.卷七○.應詹傳》:「時政令不一,諸蠻怨望,并謀背叛?!?/li>
網絡解釋
- 政令不一
- 發(fā)出的命令不統(tǒng)一。形容軍務或政務混亂。 《左傳·昭公二十三年》:“帥賤多寵,政令不壹。”《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吾知紹之為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為吾奉也。”
“政令不一”單字解釋
一:1.最小的正整數(shù)。見〖數(shù)字〗。 2.表示同一:咱們是~家人。你們~路走。這不是~碼事。 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紅柿。 4.表示整個;全:~冬?!!菲桨??!葑尤??!淼?..
不:[bù] 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去?!?。~多。~經濟?!欢??!芎谩?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法?!?guī)則。 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令:[lìng] 1.命令。 2.使得:~人興奮。 3.美好:~名。 4.敬辭。用于對方的親屬或有關系的人:~兄(稱對方的哥哥)。 5.時節(jié):冬~。 6.古代官名:縣~。 7.古又同“鸰(líng)”。 [lí...
政:1.政治:~綱?!と藛T。 2.政府:黨~軍民。 3.國家某一部門主管的業(yè)務:財~。郵~。 4.指家庭或團體的事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