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肓之疾
詞語解釋
- 指不可醫(yī)治的絕癥。
國語詞典
- 比喻難治的病。
- 明.陸灼《艾子后語.病忘》:「聞艾子滑稽多知,能愈膏肓之疾,盍往師之?」
網(wǎng)絡解釋
- 膏肓之疾
- 春秋時期,晉國國君晉景公得了重病,秦國國王秦桓公派名醫(yī)緩前去為其治病。緩來到晉國,見到晉景公,把好脈后搖頭嘆息說:“大王的病已經(jīng)到了肓上面,膏下面,藥力是無法到達的?!惫唬瑳]過多久,晉景公就病死了。
“膏肓之疾”單字解釋
之:1.往:由京~滬。君將何~? 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不得。取~不盡。操~過急。言~成理。取而代~。有過~無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稱代詞。虛用,無...
疾:1.?。骸?。 2.痛苦;疼痛:關(guān)心群眾的~苦。痛心~首。 3.痛恨:~惡如仇。 4.快;迅速;猛烈:~走?!L。...
肓:古指人體內(nèi)心臟下膈膜上的部位。...
膏:[gāo] 1.脂肪,油;肥肉:焚~繼晷(guǐ)。 2.糊狀的東西:牙~。藥~。 3.中成藥劑型之一。在常溫時為固體、半固體或半流體的制品。可分為內(nèi)服膏、外貼膏、外敷膏:益母草~。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