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筆法
- 拼音chūn qiū bǐ fá
- 注音ㄔㄨㄣ ㄑㄧㄡ ㄅㄧˇ ㄈㄚˇ
- 成語繁體萅秌筆灋
- 成語解釋指寓褒貶于曲折的文筆之中。
- 成語出處宋 俞文豹《吹劍錄》:“蓋純用《春秋》筆法也。”
-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指曲折的文字
- 成語例子初意卻不過貪圖少寫一個字,并非有什么春秋筆法。(魯迅《熱風(fēng) 反對“含淚”的批評家》)
- 成語結(jié)構(gòu)偏正式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英語翻譯Autumn and Spring style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指寓褒貶于曲折的文筆之中。
國語詞典
- 孔子作《春秋》,常以一字一語寓褒貶之義。故后世稱文筆曲折而意含褒貶的文字寓「春秋筆法」。
- 如:「這篇文章并沒有春秋筆法,只是記錄事實而已。」
網(wǎng)絡(luò)解釋
- 春秋筆法
- 春秋筆法指在宣傳材料的選擇上注意褒貶。孔子修《春秋》所采用的方法是“筆”和“削”。“筆”是在原來《春秋》的記錄上加添,“削”是對原來的《春秋》的記錄刪減。公羊家說:孔子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史記·孔子世家》)其筆法有三。第一,“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莊子·天下》)這就是說,在編書時,涉及到尊者,隱也。《春秋》中所記的八百多起事件,除了記載日食、地震、天災(zāi)、風(fēng)霜等一百零二條外,其余七百多條無一不是記錄周天子、諸侯、卿大夫的重大活動。當(dāng)時,奴隸的反抗斗爭,此起彼伏,到處是“寇盜充斥”,“盜賊公行”。這些直接危害奴隸主統(tǒng)治的重大事件,概不記入《春秋》。
“春秋筆法”單字解釋
春:1.春季:~景。溫暖如~。 2.指一年的時間:一臥東山三十~。 3.指男女情欲:懷~。~心。 4.比喻生機(jī):妙手回~。 5.姓。...
法:1.體現(xiàn)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由國家制定或認(rèn)可,受國家強(qiáng)制力保證執(zhí)行的行為規(guī)則的總稱,包括法律、法令、條例、命令、決定等:合~。犯~。變~。軍~。婚姻~。繩之以~。依~治...
秋:1.秋季:深~。~風(fēng)?!?。~高氣爽。 2.莊稼成熟或成熟時節(jié):麥~。大~。 3.指一年的時間:千~萬歲。一日不見,如隔三~。 4.指某個時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危急存亡...
筆:1.寫字畫圖的用具:毛~。鉛~。鋼~。粉~。一支~。一管~。 2.(寫字、畫畫、作文的)筆法:伏~。工~。敗~。曲~。 3.用筆寫出:代~。直~。親~。 4.手跡: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