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乘致寇
- 拼音fù chéng zhì kòu
- 注音ㄈㄨˋ ㄔㄥˊ ㄓㄧˋ ㄎㄡˋ
- 成語繁體負乗致寇
- 成語解釋指居非其位,才不稱職,就會招致禍患。
- 成語出處典出《易·解》:“六三:負且乘,致寇至,貞吝?!断蟆吩唬骸撉页?,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誰咎也?!?/li>
-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成語例子城峻沖生,負乘致寇,惟陛下圖之?!铩稌x書·張祚傳》
-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近義詞負乘斯奪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典出《易.解》:"六三:負且乘,致寇至,貞吝?!断蟆吩?''負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誰咎也。''"孔穎達疏:"乘者,君子之器也。負者,小人之事也。施之于人,即在車騎之上而負于物也,故寇盜知其非己所有,于是競欲奪之。"意思是卑賤者背著人家的財物,又坐上大馬車顯耀,就會招致強盜來搶。后以"負乘致寇"謂居非其位,才不稱職,就會招致禍患。
國語詞典
- 語本《易經(jīng).系辭上》:「負且乘,致寇至。負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因才德不稱其位而導致盜寇入侵。
- 北周.庾信〈為閻大將乞致仕表〉:「尸祿素餐,久紊彝典,負乘致寇,徒煩有司?!?/li>
網(wǎng)絡(luò)解釋
- 負乘致寇
- 負乘致寇是一個成語,讀音是fù chéng zhì kòu,意思是指居非其位,才不稱職。
“負乘致寇”單字解釋
乘:[chéng] 1.騎;坐(交通工具):~馬。~車。 2.趁;就著:~便?!?。 3.運算方法之一。最簡單的是一個數(shù)使另一個數(shù)變成若干倍的數(shù)的運算。 4.佛教的教理和教派:大~。小~。 [...
寇:1.強盜或外來的侵略者(也指敵人):~仇。?!M狻ㄈ肭值臄晨埽?。 2.敵人來侵略:入~?!?。 3.姓。...
致:1.給予;向?qū)Ψ奖硎荆ǘY節(jié)、情意等):~函?!姟!珰g迎詞。向大會~熱烈的祝賀。 2.集中(力量、意志等)于某個方面:~力。專心~志。 3.達到;實現(xiàn):~富。學以~用。 4.招...
負:1.背(bēi):~荊?!亍?2.擔負:~責任。身~重任。 3.依仗;倚靠:~隅?!U固守。 4.遭受:~傷?!?。 5.享有:久~盛名。 6.虧欠;拖欠:~債。 7.背棄;辜負:~約。忘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