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cè)嵯酀?jì)
- 拼音gāng róu xiāng jì
- 注音ㄍㄤ ㄖㄡˊ ㄒㄧㄤ ㄐㄧˋ
- 成語繁體剛?cè)嵯酀?jì)
- 成語解釋剛強(qiáng)的和柔和的互相補(bǔ)充,使恰到好處。
- 成語出處漢 王粲《為劉荊州與袁尚書》:“當(dāng)唯義是務(wù),唯國是康。何者?金木水火以剛?cè)嵯酀?jì),然后克得其和,能為民用?!?/li>
-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指剛強(qiáng)的和柔和的互相配合
- 成語例子凡為將者,當(dāng)以剛?cè)嵯酀?jì),不可徒恃其勇。(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一回)
- 成語結(jié)構(gòu)主謂式成語
-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英語翻譯temper force with grace <the strong and weak mutually assist each other>
- 近義詞
- 反義詞以柔克剛
詞語解釋
- [temper force with grace;the strong and weak mutually assist each other]剛烈與柔順相互彌補(bǔ),柔硬兼施,恩威并用
- 凡為將者,當(dāng)以剛?cè)嵯酀?jì),不可徒恃其勇。——羅貫中《三國演義》
國語詞典
- 剛強(qiáng)與柔和二種手段互相調(diào)劑、配合。《三國演義.第七一回》:「凡為將者,當(dāng)以剛?cè)嵯酀?jì),不可徒恃其勇?!挂沧鳌竸?cè)岵?jì)」。
網(wǎng)絡(luò)解釋
- 剛?cè)嵯酀?jì)
- 剛?cè)嵯酀?jì)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gāng róu xiāng jì,是道家哲學(xué),意思是剛強(qiáng)的和柔和的相互補(bǔ)充,使恰到好處。出自 《周易·蒙》:“剛?cè)峁?jié)也?!?/li>
“剛?cè)嵯酀?jì)”單字解釋
剛:1.硬;堅強(qiáng)(跟“柔”相對):~強(qiáng)?!薄K男郧樘?。 2.姓。 3.恰好:不大不小,~合適。 4.表示勉強(qiáng)達(dá)到某種程度;僅僅:清早出發(fā)的時候天還很黑,~能看出前面的人的背包...
柔:1.軟(跟“剛”相對):~軟?!g。~枝嫩葉。 2.使變軟:~麻。 3.柔和(跟“剛”相對):~情。溫~。她的性子很~。 4.姓。...
濟(jì):[jì] 1.過河;渡:同舟共~。 2.救;救濟(jì):接~。緩不~急。 3.(對事情)有益;成:無~于事。假公~私。 [jǐ] 1.濟(jì)水,古水名,發(fā)源于今河南,流經(jīng)山東入渤海?,F(xiàn)在黃河下游的河道...
相:[xiāng] 1.互相:~像?!R。~距太遠(yuǎn)。不~上下。 2.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動作:實不~瞞。好言~勸。 3.姓。 4.親自觀看(是不是合心意):~親。~中。 [xiàng] 1.相貌;外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