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啼濕哭
- 拼音gàn tí shī kū
- 注音ㄍㄢˋ ㄊㄧˊ ㄕㄧ ㄎㄨ
- 成語繁體干嗁濕哭
- 成語解釋干啼:沒有眼淚地啼哭;濕哭:有眼淚地啼哭。形容哭哭啼啼的樣子。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現(xiàn)出的各種表情。
- 成語出處《北齊書·尉景傳》:“景曰:‘小兒慣去,放使作心腹,何須干啼濕哭不聽打耶!’”
- 成語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哭泣
-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英語翻譯weep and sob
- 近義詞哭哭啼啼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干啼:沒有眼淚地啼哭;濕哭:有眼淚地啼哭。形容哭哭啼啼的樣子。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現(xiàn)出的各種表情。
國語詞典
- 哭哭啼啼。
- 《北齊書.卷一五.尉景傳》:「神武對景及常山君責文襄而杖。常山君泣救之。景曰:『小兒慣去,放使作心腹,何須干啼濕哭不聽打耶?』」
網(wǎng)絡解釋
- 干啼濕哭
- 干啼濕哭是一個成語,讀音是gān tí shī kū,意思是哭哭啼啼,出自《北齊書·尉景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