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諱之朝
- 拼音bù huì zhī cháo
- 注音ㄅㄨˋ ㄏㄨㄟˋ ㄓㄧ ㄔㄠˊ
- 成語繁體不諱之朝
- 成語解釋可直言不諱的朝代。指政治清明之世。
- 成語出處漢 揚雄《解嘲》:“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處不諱之朝,與群賢歷金門上玉堂有日矣!”
- 成語用法作主語、賓語;指清明的朝代
- 成語例子遭逢不諱之朝,發(fā)抒未竟之志。★清·錢謙益《江兆豫侍御六十序》
-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 感情色彩褒義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可直言不諱的朝代。指政治清明之世。
網(wǎng)絡解釋
- 不諱之朝
- 不諱之朝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bù huì zhī cháo,可直言不諱的朝代,指政治清明之世。
“不諱之朝”單字解釋
不:[bù] 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去?!??!?。~經(jīng)濟。~一定?!芎?。 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法?!?guī)則。 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之:1.往:由京~滬。君將何~? 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不得。取~不盡。操~過急。言~成理。取而代~。有過~無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稱代詞。虛用,無...
朝:[cháo] 1.朝廷(跟“野”相對):上~。在~黨(執(zhí)政黨)。 2.朝代:唐~。改~換代。 3.指一個君主的統(tǒng)治時期:康熙~。 4.朝見;朝拜:~覲?!?。 5.面對著;向:臉~里。坐東~...
諱:1.因有所顧忌而不敢說或不愿說;忌諱:隱~。直言不~。 2.忌諱的事情:犯~。 3.舊時不敢直稱帝王或尊長的名字,叫諱。也指所諱的名字:名~。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