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莫大焉
- 拼音zuì mò dà yān
- 注音ㄗㄨㄟˋ ㄇㄛˋ ㄉㄚˋ ㄧㄢ
- 成語繁體辠莫大焉
- 成語解釋指罪惡之重?zé)o過于此。
- 成語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五年》:“昭子即位,朝其家眾曰:‘豎牛禍?zhǔn)鍖O氏,使亂大從,殺適立庶,又披其色,將以赦罪,罪莫大焉?!?/li>
-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成語例子《晉書·溫嶠傳》:“術(shù)輩首亂,罪莫大焉。”
- 成語結(jié)構(gòu)偏正式成語
-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近義詞罪大惡極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指罪惡之重?zé)o過于此。
國語詞典
- 罪惡之重,莫過于此。
- 《左傳.昭公五年》:「昭子即位,朝其家眾曰:『豎牛禍?zhǔn)鍖O氏,使亂大從,殺適立庶,又披其邑,將以赦罪,罪莫大焉。』」
- 《晉書.卷六七.溫嶠傳》:「術(shù)輩首亂,罪莫大焉?!?/li>
網(wǎng)絡(luò)解釋
- 罪莫大焉
- 罪莫大焉,成語,指罪惡之重?zé)o過于此。出處《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罪莫大焉”單字解釋
大:[dà] 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shù)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廳?!??!珰夂?。夜郎自~。~腹便便。 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 3...
焉:1.跟介詞“于”加代詞“是”相當(dāng):心不在~。善莫大~。 2.疑問代詞。哪里;怎么(多用于反問):~有今日??!懿蝗?。不入虎穴,~得虎子? 3.乃;于是:必知亂之所自起,~能...
罪:1.犯法的行為:~大惡極。立功贖~。 2.過失:不應(yīng)歸~于人。 3.依法給予的刑罰;懲處:判~。待~。 4.苦難;痛苦:受~。...
莫:[mò] 1.不要:~哭。 2.沒有,無:~大?!?。~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 3.不,不能:~如。~逆。~須有?!砸皇牵ú荒艿贸鲆恢碌慕Y(jié)論)。愛~能助。 4.古同“漠”,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