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滅可見
- 拼音míng miè kě jiàn
- 成語解釋形容忽明忽暗。
- 成語出處唐.柳宗元《小石潭記》:“斗折蛇行,明滅可見?!?/li>
- 成語結(jié)構(gòu)成語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形容忽明忽暗。
“明滅可見”單字解釋
可:[kě] 1.許可:認~。 2.能夠:牢不~破。 3.值得:~愛。 4.連詞。卻;可是。表示轉(zhuǎn)折:他年紀不大,力氣~不小。 5.副詞。1.表示強調(diào):在抗旱斗爭中群眾的勁頭~大啦!2.用在疑問句...
明:1.明亮(跟“暗”相對):~月。天~。燈火通~。 2.明白;清楚:問~。講~。分~。去向不~。 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說?!??!珳?。~槍易躲,暗箭...
滅:1.熄滅(跟“著(zháo)”相對):火~了。燈~了。 2.使熄滅:~燈?!稹?3.淹沒:~頂。 4.消滅;滅亡:自生自~。物質(zhì)不~。 5.使不存在;使消滅:~蠅。長自己的志氣,~敵人...
見:[jiàn] 1.看到:看~。罕~?!⒅?。~義勇為。~異思遷。 2.接觸,遇到:怕~風(fēng)。~習(xí)。 3.看得出,顯得出:~效。相形~絀。 4.(文字等)出現(xiàn)在某處,可參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