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斷不斷
- 拼音dāng duàn bù duàn
- 注音ㄉㄤ ㄉㄨㄢˋ ㄅㄨˋ ㄉㄨㄢˋ
- 成語繁體當斷不斷
- 成語解釋指應該決斷的時候不能決斷。
- 成語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春申君列傳論》:“語曰:‘當斷不斷,反受其亂?!?/li>
-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指應該決斷的時候不決斷
- 成語例子段失之太剛,黎又失之太柔,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八十一回)
- 成語結(jié)構偏正式成語
-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英語翻譯be indecisive when decision is needed
- 日語翻譯決斷 (けつだん)すべきときに決斷しなければ
- 俄語翻譯колебáться в решительный момéнт
- 近義詞瞻前顧后優(yōu)柔寡斷猶豫不決舉棋不定
- 反義詞當機立斷多謀善斷
詞語解釋
- 指應該決斷的時候不能決斷。
國語詞典
- 遇事猶豫不決,不能當機立斷。
- 《史記.卷五二.齊悼惠王世家》:「嗟乎!道家之言『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乃是也?!?/li>
- 明.湯顯祖《南柯記.第三九出》:「臣謹奏:『語云:「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柜€馬事已至此,千歲作何處分?』」
網(wǎng)絡解釋
- 當斷不斷
- 當斷不斷(dāng duàn bù duàn),注音為:ㄉㄤ ㄉㄨㄢˋ ㄅㄨˋ ㄉㄨㄢˋ ,漢語成語。其解釋是該作出決斷的時候不能決斷。形容臨事猶豫不決。出自《史記·春申君列傳論》:“語曰:‘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春申君失朱英之謂邪?”。
“當斷不斷”單字解釋
不:[bù] 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去?!堋!??!?jīng)濟?!欢ā!芎?。 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法?!?guī)則。 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當:[dāng] 1.擔任:他~組長。 2.承擔:敢作敢~。 3.主持:~家。 4.相稱:旗鼓相~(比喻實力相等)。 5.應該:理~如此。 6.介詞。1.組成時間短語,表示事件發(fā)生的時間:~我到家時,...
斷:1.(長形的東西)分成兩段或幾段:砍~。割~。繩子~了。 2.斷絕;隔絕:~水。~電。~奶?!岁P系。音訊~了。 3.間斷:她每天都來給老人洗衣、做飯,從沒有~過。 4.攔截:...